close

神童之後,大師之前 - 小提琴家 張莎拉

三十歲,對於許多古典音樂家而言,是剛站穩腳步,預備建立起舉世名聲的開始,但對出身於1980年的韓裔美籍小提琴家張莎拉而言,卻是她已闖蕩樂壇二十餘年的里程碑。當年演出還需要父母陪同、在飯店寫功課的小女孩,如今已是獨自一人帶著行李箱、走遍世界各大洲的獨奏家。去年張莎拉第三度造訪台灣,參與2011 NTSO國際音樂節,也讓《MUZIK》有機會親身專訪這位當時造成音樂旋風的傳奇神童,與讀者一同分享她與眾不同的音樂歷程。

初生之犢  創造傳奇

講起八歲那年以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姿,與紐約愛樂登台演出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傳奇故事,張莎拉彷彿歷歷在目:「我還記得跟祖賓.梅塔(Zubin Mehta)見面那天是星期四,星期五時他就打給我,問我願不願意明天就上台演奏,可是已經來不及跟樂團排練,只能當天先跟他用鋼琴排練。星期六晚上我就上台了。」那一晚,張莎拉轟動了紐約樂界,在這個世界表演藝術的中心樞紐獲得巨大成功,等於給了張莎拉一張通往國際舞台的快速通行證,也為她帶來了一紙唱片合約。三年後,張莎拉十一歲,除了「音樂神童」外,也多了「暢銷藝人」的頭銜,在古典大廠EMI出版的唱片《Debut》裡, 她以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帕格尼尼《隨想曲》、哈察都量《劍舞》等小提琴經典炫技作品,征服了全世界的愛樂者,也讓他與EMI合作至今,灌錄了多數小提琴的重要協奏曲作品。「如果現在要我不先排練、隔天就上台,我絕對不可能答應!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張莎拉說到:「小時候我只是覺得表演很好玩,聽到能上台演出,當然說好。」「怯場」這件事,似乎從來沒有發生在張莎拉身上過,上台演出永遠是她的最愛,當時她並不了解這場演出對一個音樂家的意義有多重大 ─ 直到她奔波世界各地,舉行看似永無止盡的音樂會時,她才意識到,這並不完全是件有趣的事。問起張莎拉如果可以乘著時光機回到過去,最想跟八歲的自己講什麼話時,訪談中對每個問題都談笑風生的她,語調突然緩和了下來,娓娓說道:「我很希望小時候有人能跟我說,在各地表演需要花上的旅行時間是多到如此荒謬。」機場變成張莎拉最常到訪也最不想到訪的地方,她毫不諱言地說:「我討厭機場!我這輩子花了多到無法想像的時間在機場跟飛機上。」同時,張莎拉也希望有人能提醒她,成為一位獨奏家,是很難維持與親朋好友的關係,這跟年紀無關,不管是八歲、十歲還是三十歲,音樂家都很難在緊湊的世界巡演過程中,與朋友、家人保持緊密聯絡:「你會錯失掉很多重要回憶,像是生日、好友的婚禮等等,因為你總是不在家。」不過張莎拉並不覺得有任何後悔或遺憾:「能在這麼年輕就開啟我的音樂事業,是件相當幸運的事,我對於現在的生活感到非常的幸福與滿足,非常享受於目前的音樂發展。如果我晚一點才開始起步的話,可能會碰到更多的障礙。」相對而言,音樂神童也得付出許多犧牲,五歲就考進茱莉亞音樂院的她,永遠是學校裡最年輕的學生,所有同學都比張莎拉的年紀來得大,直到現在,她也仍是朋友圈中年紀最小的那一位。而因為要兼顧世界各地的音樂會邀約,張莎拉必須靠傳真跟電子郵件才能完成學業,這是段相當辛苦的經歷,也讓張莎拉不禁建議現今的音樂神童們:「在開啟音樂事業前,還是先完成你的學業吧!」

脫離神童光環  邁向更高舞台

張莎拉一直有一對很好的雙親與老師守護著她,同為小提琴家的父親,與茱莉亞音樂院的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都非常注意這位年僅八歲的小神童發展:「如果我那時有一百場的邀約,他們大概只會挑選五十場重要演出,像是在紐約、倫敦、柏林等大城市。」音樂會與音樂會之間會留下時間讓張莎拉回到學校,至少能夠享受多一點學校生活的滋味。然而,長期的旅途奔波,也終於讓張莎拉感到吃不消,十六歲時,她第一次要求「休息」:「我當時希望能有三個月的時間,讓我沒有任何演出、沒有任何行程。」但古典音樂會檔期往往一排就是兩年後,張莎拉得等到十八歲,才得到她成名後的第一個「假期」:「最後我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 因為我要放假的消息一出,朋友就開始邀我為他們表演生日音樂會等等,所以我的假就變得越來越短……但這已經很足夠了,我在這段期間裡做了所有我想做的事,吃了我所有想吃的東西,看了我想看的電視節目,甚至還考到了駕照!」

縱使有極為辛苦之處,但如今能夠自主掌控行程的張莎拉,仍然是將行程排滿檔。這次來台灣,是她從美國、歐洲到亞洲的世界巡演旅程中的一站,之後更前往南美洲,「休息」在她的口中,是用「奢侈」( luxury )來形容的。不過對於練習時間,她則是絕不容許有任何遺漏,早已熟悉各大經典曲目的她,每天至少還是會抽出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練習,才能對於各種不同的演出要求駕輕就熟。遊走於世界舞台,張莎拉也相當熟悉各地觀眾的「習性」:「非常有趣的是,即便在同一個國家或是地區,各城市的觀眾都非常不一樣。」洛杉磯的觀眾熱愛音樂會的一切,光是登場就會得到他們熱烈的掌聲;紐約的觀眾則是非常難以取悅。很能感受到他們身為「紐約客」的意識,必須要花更多心力才能讓他們滿意;德國觀眾則是極為獨特,幾乎不會碰到他們起立致意( standing ovation ),但如果他們真心喜愛你的演出,會不斷地鼓掌到你謝幕十幾次才肯罷休;亞洲的觀眾則是讓人感到很溫暖,毫不保留地展現出自己的喜好:「他們常常在樂章間鼓掌,但這並不會困擾我,我覺得這樣真誠的回饋很棒。」

至於台灣呢?這是張莎拉第三次來台,而她最難忘的,還是台灣的美食:「我永遠搞不懂,為何台灣食物可以這麼好吃,而你們又都這麼的瘦!要是我住在這,一定會變成大胖子!」但這次讓張莎拉訝異得還有另一點,跟上次合作時的國臺交相比,這次樂團成員似乎更加年輕化,而且女性成員比例非常的高:「低音大提琴的樂手全都是女生,我幾乎沒在其他地方見過這樣的情況,非常驚訝而且高興。」除了古典樂之外,張莎拉也非常熱衷於聽流行音樂,現在最火紅女神卡卡( Lady Gaga )是她的最愛:「《Poker Face》、《Just Dance》都是我很喜歡的歌,如果今天能有這麼棒的作品,我會極度高興跟她合作!」而就像許多女生一樣,張莎拉平日最愛的活動是購物:「如果我不當小提琴家的話,我絕對會想成為個人採購 ─ 我自己就有雇一位專門幫我買東西的人,他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而像是《慾望師奶》、《新飛躍比佛利》等電視劇,也是張莎拉的最愛,她還曾在自己的推特後悔自己錯過了新一季的《慾望師奶》首播。談論起流行文化的張莎拉,其實與一般人無異,讓人不會忘記她也只是剛過三十歲的年輕音樂家。雖已風靡樂壇二十年,以張莎拉的年紀,要成為人人認可的大師,或許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她已經成功地走出許多「音樂神童」走不出的階段,踏出自己的音樂腳步,往更高的舞台邁進。從張莎拉的身上,或許可以看到音樂界長久以來追逐的「神童」現象,一個值得借鏡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