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介紹:
喬治·比才(法語:Georges Bizet,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為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本名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
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劇《卡門》、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等。
九歲時就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
1863年比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采珍珠者》。
最著名的作品《卡門》創作於1873年。
該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然而最初的演出由於題材等因素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
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
然而,聖桑、柴科夫斯基、德布西等人都給予該劇很高的評價。尼采甚至以此部歌劇來對華格納的作品進行抨擊。後來的事實驗證了他們的預見,《卡門》成為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也是歌劇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卡門》故事介紹(共四幕):
第一幕
煙廠下工鈴響了,成群的女工們抽著煙,風姿綽約的走出工廠。卡門在追求的小伙子們簇擁之中上場,她拒絕他們的求愛,而唐荷西獨自低頭調整槍鏈,卡門發現竟然有個男人理都不理她,就故意走近唐荷西,擲出一朵花給他。米凱拉帶來唐母的信,唐荷西看完信之後,決定順從母親的意思和米凱拉成親。
煙廠內傳來吵鬧聲,原來是卡門和一位女工打架,割傷了對方,唐荷西把卡門捉來,向隊長報告是卡門殺傷對方,卡門心不在焉地唱歌,並暗示她愛唐荷西。隊長要唐荷西把卡門送去監獄,當隊長去開拘票時,卡門開始引誘唐荷西,唐荷西終於被征服,要求卡門信守永遠愛他的承諾,就幫卡門鬆綁。
第二幕
卡門在酒店裡唱起吉卜賽之歌,龍騎兵的隊長也在場,他表示唐荷西因放走卡門而被關了一個月,並降職為小兵。
鬥牛士在人們歡呼聲中上場,向卡門求愛,卡門以己經有愛人為由拒絕,鬥牛士卻仍不死心。
卡門的同伙打算走私,要卡門加入,但卡門表示自己正談戀愛,所以不想加入。卡門和唐荷西重逢,在談話中唐荷西聽到卡門為軍人跳吉卜賽舞,大為吃醋,於是卡門就為唐荷西唱歌跳舞。門外傳來軍隊晚點名的號角聲,唐荷西要回營,卡門怒責唐荷西不是真情實意,兩人吵架而分手。
唐荷西的隊長嘲笑卡門不愛隊長愛小兵,唐荷西大怒,拔劍和隊長打起來,卡門的同伙出來,趕走隊長,唐荷西走投無路,只好加入走私者的行列。
第三幕
唐荷西和卡門吵架,卡門對唐荷西已經厭倦,說她在牌中預見她將先死,而他隨後也會死。
走私頭子要唐荷西留下來看哨,眾人出發離去。米凱拉由嚮導領路來到山中,遠遠看見唐荷西正在放哨,此時突然見唐荷西向人射擊,原來來者是鬥牛士。
唐荷西和鬥牛士兩人寒喧,唐荷西獲悉此人竟是因愛慕而上山找卡門來的鬥牛士,鬥牛士也諷刺唐荷西是卡門舊情人,唐荷西大怒,兩人拔刀格鬥,走私者及卡門趕來制止打鬥。
鬥牛士邀大家去看鬥牛表演,並公開對卡門示愛,引起唐荷西憤怒。
米凱拉告知唐荷西的母親已病重,臨死前要見他最後一面,唐荷西聞訊,迫不及待要與米凱拉返家探母。
第四幕
塞維爾鬥牛場外,人群熙熙攘攘,非常熱鬧。
鬥牛士一行人到來,鬥牛士向人群裡的卡門傾訴愛意。
卡門的女伴發現唐荷西混在人堆裡,要卡門小心,但卡門毫不介意。
卡門對於唐荷西再三哀求重修舊好無動於衷,並且將唐荷西送的訂情戒指丟向唐荷西,唐荷西盛怒之下拔刀刺死卡門,並束手就擒。
曲目介紹:
Aragonaise ←影音請點我
Carmen-Aragonaise取自歌劇第四幕前奏曲之Aragonaise舞曲而成的序奏。
先由弦樂部與打擊樂部帶出快板的舞曲節奏,隨著弦樂部轉入撥奏後不久,貫穿整個序奏的主題旋律便讓小提琴以具有渾厚音色的G弦悠然唱起(第18-34小節)。隨著曲調線的起伏,轉入更迭不斷的顫音奏中,很快的將主題旋律的呈示告一段落。
第50小節,小提琴改以雙音和弦的強奏,流利的延續主題後的發展,並依附著上行的顫音花奏,緩慢的停在最高音的泛音上,並漂亮的安排半音階的滑奏,再以帶有花腔趣味的裝飾音型尾隨於後。一氣呵成的技巧,錯落在寬廣的音域上,讓人對薩拉沙泰的安排讚歎不絕。
而後,再次出現令人熟悉的主題奏,未久,即以八度的雙音跳奏轉入短促的急奏,再以快速的連弓結束一段隨興的solo。緊跟在小提琴以左手撥弦奏著舞曲節奏之後(第139小節),帶出飄逸的四度泛音引導著主題旋律,讓金屬光澤般的音色與靈活的弓法,成為序奏裡的另一個技巧安排。再度回到樂曲剛開始的單弦主題,最後結束在寂靜的撥奏聲中。
Les toreadors←影音請點我
卡門組曲-Les toreadors,又稱為前奏曲(Overture)、又名鬥牛士(Les toreadors),為著名的卡門序曲。
該曲中包括兩個主題,首先是在鬥牛場上,喧鬧的群眾為盛裝的鬥牛士歡呼喝采;第二主題是具威風氣勢的鬥牛士之歌。
主旋律取自第二幕中鬥牛士愛斯卡密羅出場的音樂,該處歌詞寫道,「鬥牛士,快振奮起來,西班牙少女正專注看著你,愛情正在等待」。
二個主題雖不同,但同以進行曲節奏貫穿,讓整齣歌劇在序曲時就注入熱情的情緒。
小問答
1) 比才 生於哪裡 和 幾年 ? 卒於幾年?
2) 最著名的歌劇是? 戲劇配樂是??
3)這部歌劇是取材於法國 哪一作家同名小說?
4)這部歌劇是哪時候完成的? 重演作家試作家的什麼日子?
5)種共有幾種曲目 ? 請描寫詳細
p.s 用悄悄話回答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