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Ls_4lQ3Yc

義大利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1782/10/27–1840/05/27)在1817-1818年間寫成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此曲責成小提琴艱難的琶音技巧,雙按以及和弦的高難度演奏。
更具古典風格的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26年,曲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獨奏小提琴以斷奏和拋弓技巧,讓小提琴發出類似鐘聲的效果。
帕格尼尼的炫技顫音、雙泛音(在兩條弦上運用四個手指奏出兩個聲部的旋律,音色有點像吹口哨)、跳弓、頓弓、滑弦、擦弦,以及神乎其技的左手撥弦(快速音階)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1828年3月,帕格尼尼在維也納首次演出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當時尚在人世的舒伯特聽了之後說:「在帕格尼尼的琴聲裡,我聽到了天使的聲音。」但是當時世人卻認為他跟魔鬼訂下了契約,才能擁有出神入化的技巧。

樂評說:「如果把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只稱作D大調協奏曲的話,那就是對這部作品失敬了;它不是一首協奏曲,而是一匹噴火的戰馬。」
為了演奏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帕格尼尼把四根琴弦定音比正常定音高半度,再按D大調奏法,就成了降E大調的樂曲。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dogdogbear/freedom/60724710-%E5%B8%95%E6%A0%BC%E5%B0%BC%E5%B0%BC%E7%AC%AC%E4%B8%80%E8%99%9F%E5%B0%8F%E6%8F%90%E7%90%B4%E5%8D%94%E5%A5%8F%E6%9B%B2_Ilya+Kaler+%2F+Polish+National+Radio+Symphony+Orchestra+%2F+Stephen+Gunzenhaus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