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1-1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晚安~有參加寒服的人可以開始填寫心得囉
心得截止日期到3/04(六)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請有參加寒假服務隊的人注意一下!
3/09(四)15:10~17:00在化雨堂有感恩分享會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

事蹟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

事蹟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G大調弦樂小夜曲,又稱「第13號小夜曲」,作品編號K.525,是奧地利音樂家莫札特的著名作品,寫於1787年。莫札特一生共寫有十三首小夜曲,這是其中最能表現莫札特明快、優雅富有魅力等特點,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通常被稱作《弦樂小夜曲》。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2/19(日)

時間:早上11點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拜一就是寒訓了~
大家記得在7:30分前到 如果遲到 就要自己搭車去囉~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古典樂派時期:古典樂派時期是西洋音樂史上最短的一個時期,時間是從一七五○年~一八二○年。
  古典音樂的發展,在巴哈時代一過去,便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所以古典樂派時期就以巴哈逝世的一七五○年那一年做為起點。此外,因為貝多芬晚期的作品顯示出浪漫式的傾向,所以古典樂派就以一八二○年做為終點(貝多芬逝世於一八二七年)。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巴洛克與古典時期是以一七五○年為分界點,但是古典風格的形式,不像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以一六○○年為分界點那麼清楚,一般來說,從一七四○年~一七七○年左右是古典風格形成的一個過渡時期。

  「古典樂派」這個名稱,當然也是後人研究這個時期的音樂風格後才訂出來的。既然用了「古典」這兩個字,那麼這個時期的音樂所給予人們的感覺一定是「高尚」、「典雅」的囉!一點都沒錯,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與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之後的浪漫樂派時期相比較,的確予人相當明顯的差異。古典樂派的音樂通常都給聆聽者一種單純、明朗、優美、均衡的印象,這和巴洛克時期音樂華麗而且樂風複雜,以及浪漫時期音樂強調作曲家個人情感的宣洩,是很不一樣的(當然並不是所有古典時期的音樂作品都不包含個人情緒,只是在程度上相較於浪漫時期是輕微多了)。造成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古典樂派的作曲家,受到了當時文學上古典主義精神的影響,所追求的是一種樂曲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所以古典樂派的音樂大都有著統一而且規律的性格。
  歸納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表現,該時期的音樂有以下幾項特色:
  1.數字低音的捨棄不用:前一節我們才提到「數字低音」的使用是巴洛克音樂的特色之一,然而巴洛克時期一結束,數字低音這個名詞也跟著走入歷史。到了古典時期複音音樂已經鮮少為人採用,這時幾乎已是主調音樂的天下了,主調音樂的樂曲通常是由一個聲部來擔任主旋律,而由其他聲部來擔任伴奏。在古典時期,作曲家們對於和聲伴奏的部份,已不再像巴洛克時期是用數字來表示,然後再由數字低音的演奏者來即興發揮。這時期的作曲家對於曲調的和聲部份皆已整寫出,並且安排各種樂器來擔任,以增加不同音色的變化。
  2.樂句「漸強」與「漸弱」表現法的使用:今天一般人可能對於樂句漸強與漸弱的表現方式已習以為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這兒我們必須說明的是,這種表現方式是從古典時期才開始的。在複音音樂的時代,由於複音音樂著重的是每一個聲部地位均相同,各聲部必須保持均衡,所以不容易有強弱差別很大的表現。即使是巴洛克時期的主調音樂,雖然也強調獨奏部與伴奏部之間力度上的強弱交替,以產生樂曲明暗的變化,但是巴洛克時期樂句強弱的對比,是以明晰的台階式表現的,當時的人還沒有將樂句塑造成「漸強」或「漸弱」的概念,所以說樂句漸強與漸弱的表現手法,是從古典時期才確立的。
  3.奏鳴曲式的確立:奏鳴曲這個名詞在古典時期以前即已出現,但是最初的奏鳴曲不管在形式或含義上均模糊不清,當時這個名稱主要是用在器樂曲上,目的只是要與聲樂曲做個區別。但是到了古典時期,奏鳴曲經由D‧史卡接第、巴哈的兒子K‧P‧E‧巴哈以及史他密茲等作曲家的努力,逐漸確立成一種樂曲形式,然後再由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等人將之發揚光大。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奏鳴曲式確立這件事情呢?主要是因為「奏鳴曲式」為古典時期器樂曲最常採用的曲式結構。舉風獨奏奏鳴曲、交響曲、室內樂曲及協奏曲等等今天愛樂者最常聆賞的樂曲形態,都是依循奏鳴曲式來創作的,而且此一重要曲式也被後來的浪漫樂派所延用。
  奏鳴曲式既然那麼重要,那到底什麼是奏鳴曲式呢?奏鳴曲式是一種由兩個相對的主題,以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的程序進行發展的曲式。這樣子的定義雖然很簡明,但是對於古典音樂的入門者而言,恐怕還是不太容易了解,在這兒我們就試著將這個定義再解釋一下。所謂兩個相對的主題,也就是一般樂曲解說書上常提到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這兩個主題都是由一小段較為突出的旋律所構成,但這兩段旋律在性格上是相反的,例如第一主題(在曲子中先出現的主題稱為第一主題,第一主題也是樂曲形成的基礎)如果是陽剛的,那麼第二主題就是陰柔的,如此,兩個不同性格的主題在曲子中就形成對比,增加了音樂的戲劇性。至於「呈示部」,指的便是將樂曲的兩個主題呈現出來的部份。當兩個主題都出現過後,樂曲就依據這兩個主題做為基礎來加以展開和變化,這就是發展部,發展部在奏鳴曲式的結構裡面,通常所佔的份量是三部人最重的。等樂曲發展到某一個程度,這時主題的原貌可能已不易辨識,聆賞者也因此無法預期樂曲往下還要如何發展。所以作曲家便安排了一個再現部,讓樂曲的主題再一次的出現,並且在再現部為樂曲做一個結束。
  論說文的寫作一般可以分成起、承、轉、合四段來寫。在第一段我們通常會先敘述一下題目的主旨,這就是「起」的部份,「起」的部份我們可以將它想成是奏鳴曲式中的呈示部,也就是將曲子的主題演奏出來。將作文題目主旨敘述過後,接著便會在第二、第三段就文題加以說明、發揮,這兩段就是承、轉的部份,而「承」與「轉」這兩部份便相當於奏鳴曲式中的發展部,因為發展部就是要將樂曲的主題加以變化、推展開來。在作文最後一段,我們會將前面所作的敘述做一個總結,這就是「合」的工夫。對於奏鳴曲式的
「再現部」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樂曲在經過發展部天馬行空的開展變化後,到了曲子末了,作曲家安排樂曲的主題再次奏出,好來個前後呼應並為樂曲做個結束。因此,奏鳴曲式和作文一樣,都非常符合人類的邏輯思考,而這「邏輯性」其實也正是古典樂派時期音樂的特色之一。
資料來源:http://www3.tn.edu.tw/content/music/content/ext/classical/data-1-main01.htm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37YTB6ySeI

西班牙交響曲(Symphonie espagnole)作品21,是充滿拉丁氣氛而可親的小提琴協奏曲,但不知怎麼的卻有「交響曲」的曲名。要買此曲的CD時,可能要到擺放小提琴協奏曲CD的地方尋找。拉羅在譜寫此曲之前,已完成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因此這一首西班牙交響曲應該算是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或交響協奏曲。除了此曲外,他還寫挪威幻想曲、俄羅斯協奏曲等小提琴協奏曲,因此,把小提琴協奏曲稱呼其他名字,可能就是他的習慣或興趣。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帶營隊,而且對象還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所以還滿擔心會拖累其他隊輔。幸好其他隊輔很可靠,幫了不少忙,而且後來小朋友還滿進入狀況的,所以後來有比較上手。我覺得除了自己學習到不少跟不同年紀的人相處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學到了溝通與協調的技巧。因為這次出隊的人數不多,所以當然會比較辛苦,不論營隊前還是營期中都有不少突發事件,所以自然和其他人的衝突會比較多,不管如何,都必須要解決事情,雙方都要好好的進行溝通才行。 這次營隊學到的另一個事情,就是集體生活的方法,像是之前的集訓和這次的營隊,都是整個社團集體行動才能進行的,我也是第一次跟團體生活這麼久,所以覺得滿新鮮的,而且也要學會包容別人的習慣,才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我覺得小朋友們比我們想像中的懂得多,所以其實就盡力回答他們的問題。至於社會議題,我覺得還是跟家庭有關,有些小朋友有學樂器或補英文,所以在相關課程時就會跟其他人表現出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低年級更明顯,但是他們都會表現出很明顯的不耐煩感,所以隊輔們只能下去幫忙盡量讓全部人都有學到東西。絕大部分是運用了之前學到的音樂知識,因為我是課程組的組員,所以必須要教全部的小朋友關於音樂會的相關事項,由於我從小就有聽音樂會的習慣,所以對一些禮儀還滿清楚的,在教學上也沒什麼問題。 未來想加強的能力還是以音樂為主,不過對於小朋友的耐心和溝通技巧也希望能再加強一些。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來到鼓山,我看到了一群可愛活潑的小朋友,他們開心地在遊戲場玩耍、認真踴躍的上課發言、盡全力的闖關玩遊戲,在這裡我收到了他們臉上滿滿的笑容,得到了無限的感動,讓原本想放棄的我,又再一次的擁有留下的理由。來到鼓山的第一天,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只要再撐五天就能回家了;但是當服務真正開始後,我卻漸漸地愛上鼓山,愛上了這群可愛的小朋友。即使每天晚上的檢討會都特別痛苦難熬,身體的疲憊與精神上的壓力讓我很想放棄,但是一想到明天又可以見到這群小朋友,我的心中就像是充電了一樣,頓時多了幾分力量。我非常享受整個服務過程,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經驗,如果不是因為社團的關係,我想我應該也沒有甚麼機會能夠接觸到這群活潑的小朋友。我很喜歡這次的出隊經驗,也學習到很多事,每分每秒的經過對我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成長,我很開心能夠遇到那麼天真活潑的小朋友,雖然他們常常調皮被我罵,但是他們依然不記仇,每天仍很開心的和我們玩耍,對我來說他們是我的朋友,而不是學生。短短五天的相處,卻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回憶,每個時刻都是那麼的珍貴那麼的美好。在最後一天的結業式中更是令我永生難忘,很多的小朋友哭得唏哩花啦的,讓我非常的感動和難過,感動的是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相處,但是大家卻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難過的是不知道甚麼時候還能夠再見面,希望我以後還有機會能夠見到這群可愛的小朋友,繼續為他們服務。


wenzaoviolin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