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
作曲家簡介
葉佳修(1955年2月18日-),是一位生於花蓮的客家籍華語流行音樂創作者及唱片製作人,為臺灣校園民歌代表歌手之一。
作曲家作品簡介
《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後》、《流浪者的獨白》、《鄉居記趣》、《再愛我一次》、《踏著夕陽歸去》、《秋意上心頭》、《小漁村的向晚》、《稻草人的心情》
演奏家簡介
潘安邦(1954年9月10日-2013年2月3日),台灣民歌歌手與電視節目主持,生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篤行十村(今金龍頭眷村保留區),馬公高中畢業。
潘安邦的父親潘時驊是中華民國國軍將領,曾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會計長。潘安邦是家中長子,另有三弟。
1976年,潘安邦出道。常在台灣、東南亞演唱1979年的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後往中國大陸發展歌曲事業,並於1989年農曆除夕參與《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當晚獻唱《跟著感覺走》、《外婆的澎湖灣》、《太陽與月亮》三首歌曲,在大陸一舉成名到處傳唱,是在央視春晚表演的第一位台灣藝人;代表歌曲尚有「爸爸的草鞋」、「聚散兩依依」、「思念總在分手後」、「陽光與小雨」、「鄉間小路」、「盼」。
演奏家作品簡介
成名曲為〈外婆的澎湖灣〉,代表歌曲尚有〈爸爸的草鞋〉、〈聚散兩依依〉、〈思念總在分手後〉、〈陽光與小雨〉、〈鄉間小路〉、〈盼〉。
創作背景簡介
潘安邦的外婆住在澎湖灣邊上,潘安邦小時候每天都到外婆家跟外婆聊天、幫外婆幹活、挽著外婆的手到海邊看夕陽,因此專輯命名為《外婆的澎湖灣》。 談起《外婆的澎湖灣》,創作者葉佳修回憶這是潘安邦的故事,也是葉佳修第一次寫別人的故事。 為了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葉佳修和潘安邦談了一整個下午,潘安邦把他一生中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葉佳修,包括潘安邦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事,葉佳修覺得這種祖孫之間的情感很特別,所以就寫了這首歌。 」創作了這首歌葉佳修在聞名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後,也立刻萌發了為其創作作品的動機,並根據這段真實的經歷,寫下了《外婆的澎湖灣》這首作品,而這也是葉佳修第一次為其他歌手寫歌。
歌詞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柱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 走向餘暉 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 沙灘 海浪 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D%98%E5%AE%89%E9%82%A6
http://baike.baidu.com/item/%E5%A4%96%E5%A9%86%E7%9A%84%E6%BE%8E%E6%B9%96%E6%B9%BE/4209
https://mojim.com/twy102430x1x1.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1%89%E4%BD%B3%E4%BF%AE